北京放生鳥類的地方,北京廣濟寺-建筑之美
6、老北京素菜綜合全國各派之長,在全盛時期,宮廷的“素局”能制200多種美味,以后“全素劉”傳承其技藝,更是蜚聲海內。
7、然而,傳統(tǒng)北京素菜脫胎于魯菜,對基本功要求很高,制作繁復,用料講究,有的菜光處理備料就需一周,這使其很難放下身段,原汁原味地走入尋常百姓家。在今天,隨著“人造肉”的普及,化學合成香料已能仿造各種肉菜的味道,且成本極低,在它們的沖擊下,北京素菜生存空間正不斷被壓縮,加上傳統(tǒng)文化傳承不力,今天,北京專營素菜的飯館所剩無幾,傳統(tǒng)技藝后繼乏人。
8、北京地區(qū)作為唐代以前的中國北方重鎮(zhèn)和遼金以來的國家都城,其石刻文化遺存分布面積廣泛,數(shù)量眾多,其作品既具強烈的時代特征,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,尤其是元、明、清三代的700年間,作為“京師”即皇朝都城的石刻文化遺存,一直被世人所關注,其內涵博大、形制壯偉、制作精美,居于全國同時代的最高水平。北京石刻藝術館新推出的“北京石刻文化展”共分為三部分:北京石刻文化、北京石刻精品、北京石刻的調查、保護與利用。
9、北京石刻文化展,按石刻學的分類法,將展品分為石雕與石刻兩大部分,即“北京地區(qū)的石雕藝術”和“不朽的史書,文獻的寶藏——文字載體石刻”。石雕部分包括:中國傳統(tǒng)石雕藝術品、陵墓石雕、建筑石雕、宗教石雕和園林、庭院裝飾石雕五個部分。石刻包括:摩崖、碑碣、墓志、刻經、聯(lián)匾和書法刻石六個部分。共展出石刻文物38件、拓片55張、圖片133張。
10、1北京地區(qū)的古代石雕藝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