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生鯉魚有什么講究和說法,鯉魚救子的故事
1.人不可能只有這一生。如果沒有昨天,怎么會有今天?人來自過去的輪回。在這一生中,當業(yè)力成熟時,他們會遇到過去的朋友和敵人。這種復雜的關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我不知道。在我的前世,我是你的母親。很有可能這輩子遇見她時,她是以另一種“色體”出現(xiàn)的,比如鯉魚。
2.作者有一個朋友是飛機駕駛員。當我們正在吃飯的時候,我們看見了一只貓頭鷹。貓頭鷹的眼睛很悲傷。當他看到飛行員時,他立即嚎啕大哭。朋友沒注意就走了。當他離開時,貓頭鷹用頭撞籠子。我告訴他:“小動物是你上輩子的朋友!」
3.人來到世上,頭在頭頂,腳在地上,良心在心里。成佛成妖也是一念之差。有人殺魚,有人放生,師傅領進門,修行在自己,功德也在自己。放生它們就是用獵人的血汗錢從他們手中買下垂死的生命,然后給他們念佛經(jīng)。這種功德很高!
4.眾生執(zhí)身,物愛命。自然界的生物會用保護色來躲避傷害,人類也有遇險求生的本能。沒有任何眾生是不怕死的,所以動物死的時候,眼睛里流露出絕望的悲傷。這個時候,他們渴望遇到一個好心人來救他們!
5.每次我被放出來,熊杰大師都會先給海龍王獻祭,然后讓蝦兵蟹將開門接回我的徒弟。放出來的時候,我還去地藏王殿磕頭。作為玄學家,我可以預知生死,解脫就是由死轉(zhuǎn)輪回,轉(zhuǎn)乾坤。但是放生不是人類對動物生命的施舍,而是信徒放生時所持有的心態(tài)。在釋放的過程中,生與死的界面很薄卻不空。有信徒在熊老師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將鯉魚放入河中,讓它們的母親排出卵。他們救的不是一條鯉魚,而是千千的命。一些信徒被附身,從高空把鯉魚扔進河里。他們的習性與《般若經(jīng)》相去甚遠,讓魚的“重生之樂”瞬間消失。這種“釋放”和“投擲” 種下了不同的“因”,造成了不同的后果。這次放生殺了17個鯉魚菩薩,阿彌陀佛!
6.信徒們一度質(zhì)疑為什么我們的“放”變成了“殺”,更有好辯的人在佛陀的善行上加了一些謊言。對于玄學家來說,人生無常;對佛教來說,生命包含因果要素。如果我們放生100條魚,只要我們表現(xiàn)出慈悲心,進行儀式,即使它們將來再次遭遇不幸,也是天。如果有魚在放生過程中死亡,我想是這樣的。在生命終結(jié)之前,我可以聽佛經(jīng),在恩人面前微笑,在祈福聲中死去,即使四肢不動,我也已經(jīng)脫離苦?;钕氯チ耍〉?,放生者不能對放生生物粗暴,使其死亡,那樣會化為塵土,危害家人!
7.在宋徽宗宣和年間,有一個名叫楊旭的富商。28歲那年,夢見一個神人對他說:“你十天后就要死了。但你可以拯救一萬條生命,避免死亡。”楊旭說:“在這短短的十天里,挽救一萬條生命,實屬不易?!鄙袢苏f:“佛經(jīng)上說,沒有經(jīng)過腌制的魚卵,三年后可以孵化成魚。為什么不考慮這個?”于是楊旭把神人的話寫在路旁的墻上,叫眾人都知道不可用鹽腌魚蛋;當他看到人們殺魚時,他乞求魚卵,仍然去河邊。一個月后,他夢見神人,說:“你救了幾億人的命,這就夠了,你的壽命延長了。”他活到九十歲。
8.我很相信這種古老的故事,因為不斷看到這種故事對我來說并不太稀奇。至于放生魚卵的要求,似乎現(xiàn)代人都在精益求精,卻沒有什么好書和佛經(jīng)。我在看這個人的故事,出自《安史全書》,特別關注。這個人買了魚卵并把它放進了河里。他活到了97歲。他把它直接扔進了河里。也就是說,他可以把它放在河里。我曾經(jīng)買過兩箱魚子,直接全倒進珠江里。后來看到別人跟我說魚子怎么放,我就退縮了。我很久沒放魚子了,后來叫別人這么放。毫無疑問,這是因為我不明智地勸善,切斷了roe的機會。
9.我們市場只有一種魚籽,一般沒有魚籽賣。去了之后反復找,只在一個老太太的地方找到魚籽,而且很多,大概10斤左右,一大堆,11塊錢全買了。買的時候問有沒有,老太太說:“有?!彼f好,我喜出望外,因為我準備了600多元買魚籽。老太太說:“如果你愿意,我可以為你多殺一些?!蔽乙豢?,下面的池塘里有大量的鯉魚,都挺著大肚子。我問:“這些鯉魚都懷孕了嗎?”老太太說:“所有的人。如果我想要他們,我會再次殺了他們?!蔽铱吹剿麄兾辶鶄€人已經(jīng)在我面前被殺了,放在地上,這是罪。我說,“你的鯉魚。多少錢一斤,老太太說:“五塊錢?!蔽艺f我都買了。
10.買的時候都是108斤重。我打車去了珠江,把它們放生了。有些是超級大鯉魚,肚子很大。大家要記住,同時放魚和魚子的時候,最好分開100到200米的距離,免得魚吃魚子。